机房与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机房与数据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机房新建工程智能化项目应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音视频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针对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成为大楼应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平台,利用高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温馨服务,提供高效、节能环保的自动运行系统,提供安全、可靠、尊重隐私的安全防范系统,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用合理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适应现代化建筑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使用需要。
一、建设内容、原则:
1、建设内容
根据本项目智能化工程的需求以及该建筑的使用特点、功能定位以及面向的客户群体,结合目前科技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计算机、宽带网络技术及智能技术,本次智能化系统设置以下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无线覆盖系统
4、有线电视系统
5、视频监控系统
6、入侵报警系统
7、一卡通(门禁、考勤、消费、停车场管理)系统
8、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9、会议系统(含视频会议)
10、信息发布系统(含LED大屏显示)
信息中心机房建设内容示意图
2、建设原则:
为实现上述目标,智能化系统必须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应用需求、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充分满足办公对智能化的需求,深化方案设计适当超前,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充分展示智能化系统在生产管理中心与通信枢纽机房新建工程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得整栋建筑智能化系统达到:
◇
智能化系统达到国家标准现代办公建设要求。
◇
提供现代化的办公等应用环境。
◇
具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
◇
实现设备运行管理与控制自动化,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
安全:使整个园区处于周全的安全防护中。
◇
舒适: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舒适优越的经营环境。
◇
高效:提高建筑管理水平,降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节省运行能耗、物耗。
◇
节能:将设备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最高效率,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大楼运营成本。
◇
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创造人性化服务平台,使用户享受高品质服务。
◇
智能化各子系统有效集成,为建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方便、快捷、开放的环境,最终实现安全可靠、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在工程方案的设计中,严格遵循“投资合理,设计一步到位,立足现在、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特别注重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开放性、集成性和经济性,在此基础上突出整体智能化。
整个机房新建工程智能化设计,遵循“以人为本、按需设置、保质保量”的方针,立足于高质量、高起点,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技术,对各系统配置进行优化设计。
我公司根据多年的智能化设计经验,综合考虑智能化系统功能、用途以及今后发展要求,进行子系统的规划,并注重系统的使用性和先进性,保证建成后智能化系统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科学管理。
二、系统架构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基本结构可分为集中监控中心、传输线路及现场监控单元三层。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示意图
(1)现场监控单元
由智能模块、协议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传感器/变送器等组成。现场监控单元通过串口扩展模块或串口联网服务器与机房的各类需要监控的动环设备构成物理连接(不管设备本身的通讯接口是RS232/485/422、CANBUS、LONWORK等等物理信号通讯标准或者采用JBUS/MODBUS、SNMP、TEXTP、以及其他不规范的通讯协议都可以完美集成到本架构中),主要负责采集机房现场的动力环境数据及视频图像,并将上传给集中监控中心,同时接收并执行监控中心发送来的远程遥控命令。
(2)传输线路
由各类2M、10M传输设备、通信线路和光纤组成,为现场监控单元采集来的各类数据提供传输通道。
(3)集中监控中心
接入到中心的局域网内,包括集中监控管理平台等,主要功能为实时监控机房的动力环境设备运行情况及现场图像,对各个通信机房上报的各种实时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并对被监控设备和监控模块进行远程控制。同时,对系统监测到的设备警情和安防报警提供现场语音报警、电话语音报警和短信报警等。在集中监控管理平台中的数据库和WEB服务等组件,与通信机房动环联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安装在同一台监控主机上,提供远程访问服务。
当系统监测到动环设备的各种潜在隐情或安防报警时,需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电话语音报警,短信报警,本地声音报警等。
弱电桥架采用吊顶下敷设方式
强电桥架采用静电地板下铺设方式